我是鼠鼠、吗喽、NPC……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胜利法”

Connor 比特币中国网 2024-06-13 19 0

近年来,年轻群体的话语体系中开始大量出现“鼠鼠我呀,没有出息,只想一辈子躲在下水道”“鼠鼠我呀,这一年好像把人生过得特别糟”“吗喽的命也是命”。此种梗图和表达方式,如海啸般席卷了整个青年亚文化圈层,弥漫的自嘲情绪在年轻群体中病毒式疯狂传播。

有网友写了上万字的鼠鼠日记,写尽了人生的爱而不得、劳而无功的失意瞬间,也有B站博主制作大型纪录片之《吗喽传奇》自嘲打工人的卑微和不易。

目前,这种自我矮化的玩梗自称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发酵,小红书平台#鼠鼠#话题浏览量已达1.5亿次,#吗喽#话题浏览量已达2.3亿次;抖音平台上,#鼠鼠我呀#话题甚至有75.2亿次播放量,#吗喽#相关话题也有25.6亿次播放量。

当代网友以视频、文字、音乐等多元化的方式,将自贬、自嘲、情绪宣泄或者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故事传播于网络中,以第一人称讲述生活中的挫折和无奈,表达内心的焦虑和迷茫,具有故事化、人物化的叙事文学特征,被定义为新时代的自嘲文学,也被称为当代年轻人的“青春疼痛文学”。

展开全文

此种黑色幽默的“玩梗”也正体现了年轻人急需通过外放和夸张化的表达寻找情绪宣泄出口,通过玩梗流露出隐秘的创伤,在互联网上完成情绪共鸣和情感认同。这种行为,不只是亚文化的破圈传播,也正成为年轻人互相疗愈伤口,互相安慰、互相鼓励的有效途径。

01 当代年轻人都爱骂自己?

什么是年轻人的自嘲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用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词语形容自身或目前的生活状态,从而释放压抑的情绪获得心理宽慰和精神愉悦。

其实,最早开始的青年人自嘲现象可以追溯到“小镇做题家”“985废物”此类标签,都曾在一时引起社交圈子的动荡。出生在偏远落后地区、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高考的农村学子进入高等学府,却发现自己有诸多不适应之处,缺乏除了应试之外的技能,使得他们陷入对自我的批判和怀疑,但其实质是一种对自我的省察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

而如今,自嘲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高学历学子内部,而是逐步扩展到整个青年群体。“鼠鼠我啊,发现自己不是最优秀的”等一系列表达, 是当代青年的“精神失败法”,先自我贬低自己,将自己视为弱势方,通过自我降格来强调自己的边缘化属性。用参与式戏谑的自嘲话语讲述自己人生经历与境遇,在青年群体中寻找共鸣,以此缓解内心的孤独与落差感。

拼命奋斗但屡遭不顺的底层普通人用“鼠鼠日记”分享生活中的糟心事

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压力山大的年轻人称自己为“牛马”

有成为“齐天大圣”的梦想,但现实却有“九九八十一难”的年轻人化作“吗喽”(猴子)

自嘲梗并不是近几年才有,而是互联网时代下,不甘平庸、用于奋斗,但被生活无数次创伤的人代名词,是随着自己长大,发现世界并不美好,生活中有诸多痛苦和挫折,但依然不愿放弃,一边焦虑一边前行的年轻人。

02 从共情的情绪漩涡中,窥见最真实的个体的困境与命运

鼠鼠日记的泛滥,打工吗喽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个体,他们在经历一些挫折坎坷,遭遇各方面不顺心的事情,体现的是“底层”普通人生活的真实感,也是大多数都有过的经历,所以能引发强烈的共鸣。

尤其是以鼠鼠日记为代表的青年网友的故事,糟糕的原生家庭带来的精神伤害、一路坎坷求学的经历、求而不得的爱情故事、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扛不起的生活重担,都是最真实的个体困境与命运。

03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建立内心的秩序

据《国民抑郁症蓝皮书(2022-2023年发布)》数据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年龄在18-24岁的占比35.32%,25-30岁的占比16.82%。抑郁症发病群体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急需得到关注。

那青年人到底在焦虑什么?

是怎么拼命奋斗都难以取得的高学历、好工作?

是在竞争者如云的选拔中习惯“内卷”,用更拼命的努力去超越同龄人?

是渴望上岸而不敢试错,不敢休息不敢停下,害怕被社会抛弃?

是遇事先自省,永远在追求“更好”的标准?

是精神空虚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社会学家丽莎·史托希说,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10年之间的人)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但成功之路也不太清晰,在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后,很多人不得不从事一些毫无前景的工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果觉得没有出路,那就会产生焦虑。

近期,一条“人生易如反掌”的日剧视频片段爆红网络,剧中女主角通过嫁给富豪实现阶了阶级跨越,对曾经将她赶出去的饭店老板娘非常得意地说出“人生易如反掌”,最初是一些网友使用同款文案展现成功经历,持续发酵后,引发了青年网民的极大反感和焦虑,大喊“是谁的人生在易如反掌”“人生难如登天”。

有人曾说“20多岁的年龄,我们始终处于一个未知的乱序空间下,没有一项指标能衡量我们努力的结果。”这也许正是青年人疯狂焦虑的原因,一边是从小接受的“成功学”鸡汤,社会曾告诉他们努力就一定有结果,一边是在不确定的时代环境下,社会面临转型,世界局势纷繁复杂,青年人没有足够稳定的价值观和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看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所以越努力越失望。

世界正在急剧变革,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罗翔说“人最有魅力的时候,就是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在乎的时候,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和眼光,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存在感,永远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这也是松弛感构成的来源。”

04 自嘲≠悲观,奋斗为大

尽管青年网民爱用“鼠鼠我呀,真的顶不住啦”“吗喽的一生,起床开始受苦”这种表情包表达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但自嘲文学的内核不是“躺平”与“摆烂”,而是通过这种戏谑的表达倾倒负能量,以更好的姿态转身投入新生活。这是当代网友缓解压力的一种调侃表达。

鼠鼠文学让我们窥见了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中最为真实的个体,在“鼠鼠我啊”的开篇长叹,娓娓述说之后,生活还是要继续,爬出“下水道”的美好期冀依然存在。

同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鼠鼠日记下面可以看到很多网友温情的鼓励和建议。互联网自嘲为年轻人自在地宣泄提供了一条通道,可能对青年心理压力缓解表现出积极作用,比如收获网友的安慰与鼓励,从中汲取正面能量和情绪价值,以及在群体共鸣与认同中认识到这并非个人的遭遇和困境从而获得心理安慰。

这种看似消极的自嘲梗背后,不只是所谓自怨自艾,而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蕴藏着一边抵抗一边接纳、一边满腹丧气一边积极进取。这种自嘲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倔强、不屈地与生活继续斗争的勇敢无畏精神。

从鲁迅说“青年人应当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到如今“是NPC也没有关系,我们会是自己人生的主角”,社会的价值观正在经历剧变,身处其中的年轻人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定位和生活目标,需要给青年人更多试错空间和找寻自己人生道路的时间。

青年的焦虑和迷茫需要被看见,只有当我们都意识到并认真讨论青年困境时,社会才能被改变。

评论